投资 | 最强商战剧《创世纪》的巅峰股票之战——“过三关”解析

一、定投

二、随笔

01

当我们谈论“理解”一道数学题的时候,我们在谈论什么?

我们理解这道题, 是我们理解了这道数学题的所有概念的内涵,以及概念推导过程的逻辑关系。

为什么在很多专业领域,所有字我们都认识,但是连起来,我们就看不懂了?

因为这些文字里很多单个的概念,我们没有办法很好的理解,所以我们就无法理解整个故事的连贯逻辑。

最近在看侯世达的一本书《表象与本质:类比,思考之源与思维之火》,里面提到一个中心思想:

每一个概念都是由一系列自发的类比而产生的结果。

也就是说,一个两岁小孩看到牧羊犬就大叫“羊”,和一个天才物理学家发现两个高度抽象物理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,是由同样一种认知机制来完成的。

02

我们不理解《创世纪》的巅峰股票之战——“过三关”,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其中很多金融术语,就像你作为一个搞实体的会不理解互联网“颗粒度对齐”、“bug”、“offer”这样的黑话一样。

比如,“做空”、“爆仓”、“降息”这些抽象的概念,对于一般金融常识的人,都会在不同的感知水平上唤起广泛的历史类比,这样的概念一旦被启动,就会让我们想到一系列历史先例:《大空头》里的男主角、《大时代》里的“丁蟹效应”、2015年的股灾等。

抽象词语的力量在于它们能够唤起一组具体形象。这些形象都来自人们从前的经历。有直接经历,也有间接经历,贯穿人的一生。

人们熟悉的历史性类比组成了这一丰富的光晕,它构成了决策者心目中的意象。而这一意象转而促成了生死攸关的决策。

不同圈子的人之间为何难以沟通?

他们的头脑里关于这个领域的抽象概念的储存记忆不同,所以在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,一个不专业的人面对专业的人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,很难快速提取相关类比记忆。

03

《表象与本质:类比,思考之源与思维之火》这本书里提到:

这种迅疾而准确的提取过程绝不是不动脑筋的,而恰恰是人类思维的核心。

从没人教过我们每个概念的具体条件,而我们却如此擅长在数千个概念中毫无意识地迅速作出判断,这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。

在新建立的心理结构(才观察到的现象)和旧的心理结构(旧的概念)之间不断建立联系,也就是在新环境中寻找相关的概念,组成了思维中的类比。

毫不停歇地找类比就是人类智能的体现。

所以,我们条件反射式地把一个很小的物体称作“芝麻大点儿”,而不是“小到看不见”、“小得可怜”、“小巧玲珑”、“秋毫之末”;在不知不觉中就区分了抓、握、抱;随意就说出这是某市的“一个市区”,而非“一个街区”“一个区域”“一块地”“一个部分”。

这些,我们都展示了从巨大的经验库房中快速提取相关类比的精湛技巧。

事实上,这种迅疾而准确的提取过程绝不是不动脑筋的,而恰恰是人类思维的核心。

04

如果要真正理解一个领域的所有黑话、术语,那么就得聚焦一个领域,然后花时间去琢磨,也就是花时间去不断的做类比。

在做类比的过程中,我们不求很快理解,只求能够在自己已经熟悉的事物基础上做类比,不要怕犯错。

理解错误也没有关系,理解错了,就按照自己的理解,然后后面又推翻自己之前的结论都可以,这样你就不会觉得累,并且可以持续。

真正理解一个概念,就是你能很顺畅的回答关于这个概念的很多问题,可以把这个概念可以放到各种情景里都能连贯思考,甚至即兴发挥。

理解一个概念的过程并不困难,甚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,但不是一蹴即就的,是不断加深的过程。

但最开始一定要有一个入门,就是你得有一个自己的理解,这个是更多类比的起点,即便你的理解是错误的,你也要强行理解,慢一点没有关系,但是不能避开。如果你永远都对一个概念心生恐惧,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错过这个概念给你带来的决策帮助。

尽管字典给人的感觉是对每个字都刨根问底,分析得不能再细致了,但其实不过是触及了问题的皮毛而已。

有的人一辈子都在研究“椅子”这个概念,事实上,市面上还真有像《1000种椅子》这样的书籍。假如椅子这个概念清晰明确,那出这样的书就没什么意义了。要想学会欣赏一把椅子优美的线条、独到的创意、实用的设计、别致的样式,你就得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;仅仅查查字典,是绝对无法领会其中万一的。

打个比方,对于QDII溢价率的理解,就是我在写完《QDII基金溢价高了有什么风险?一文搞懂什么是基金折溢价。》这篇文章之后才真正理解了,也看得懂相关的新闻了,不断的看懂各式金融新闻之后,我会不断的对“溢价率”这个概念有新的类比,我就会觉得有新的理解。

关于社保的概念,我也同样如此,我写了至少5篇关于社保的文章,我开始看懂了所有关于社保的新闻和视频,这会让我更好的做决策。

05

所以为何我们一般金融知识的人,一开始理解不了许文彪和叶荣添的商战节奏?

就像你进入数学的学术核心,需要读到博士,发表过多少论文才能拥有更多的数学抽象概念,你才能在那些学术论坛上听得懂他们在聊什么天。

我们读《明实录》觉得全是文言文,根本看不懂,但是我们看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就非常酣畅淋漓,这个是因为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作者使用的所有文字都是贴近读者的概念背景的,更加简单、现代的表达、所有词都听得懂,现代读者就理解得很顺畅。同理,古代知识分子看《明实录》就更加顺畅了。

有人用视频讲量子力学也好、罗振宇大白话讲历史也好、数据可视化也好,都是在用贴近观众的概念背景。

所以,要让一个金融专家来讲清楚这个金融商战,对方反而可能讲不清楚,因为他们不屑于和你解释很多基本的抽象概念。

为什么有的人越专业,却越卖不了产品,当不了销售?

原理是这样的:基于类比的认知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,你懂得越多,你就越发无法回到不懂的样子。你无法跟不懂的人共情。

而客户肯定是不懂的居多。你越是专业,你面对客户,就会变得越发没有耐心。你总想遇到懂产品的客户,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越是专业,越是懂得越多,就越是要放下自己,努力像客户那样去思考。才能真正与客户共情。

所以,接下来,我会用大白话来讲这个主题,我要像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作者当年明月学习,尽量让所有的词都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概念来讲一个故事,包括以后的文章,关于国学、投资和情感的主题,都尽量改掉我文绉绉的坏毛病。

06

《创世纪》的巅峰股票之战——“过三关”,这个故事梗概其实很简单,就是许文彪和叶荣添两兄弟利用叶孝礼和霍景良的冲突,他们自己的公司力天则可以从中渔翁得利赚钱。

赚钱的原理是什么?

很简单,就是低买高卖,赚取其中差价的钱。而且关键在于他们可以通过媒体的消息释放,以及对叶孝礼和霍景良预判来提前知道股票的涨跌,以及自己买入和卖出的时机。

当然,一切的前提是他们有8000万的本钱,这个8000万本钱是前几集的事情,不是今日主题“过三关”,就不聊了。

“过三关”,就是三次低卖高卖:

第一关:明电股价下跌,低价买入明电;明电股价推高时,高价卖出明电(需要预判明电股价下跌与上涨)

第二关:提前做空霍氏,霍氏跌到一定低价,再从市场买回股票补货给人家(需要预判霍氏股票狂跌)

第三关:霍氏股价被抢高时,高价卖出霍氏股票(需要预判霍氏股票被抢高)

所谓的三关,其实就是先炒高明电,然后抛空霍氏,再准备炒高霍氏。而经历这三关后,许文彪叶荣添他们共赚1亿9500万。

这里有四方面的主要利益集团博弈:

一、以叶孝礼及两位公子为代表的明大集团和子公司明电

二、以霍景良为代表的霍氏集团

三、以许文彪和叶荣添两兄弟为代表的创业公司力天

四、散户以及其他大股东

07

第一关最好理解,就是很纯粹的低买高卖,第二关和第三关是连环计,但是第二关里“做空”(Short sale) 一般人很难理解,需要提前对这个词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才行。

“做空”的字典解释:当投资者预期某一股票、期货或其他金融资产未来会下跌时,他们会在当前价格较高时借入并卖出这些资产。等到价格下跌后,他们再以更低的价格买回这些资产,从而赚取差价。

没有金融常识的人对这个解释看不懂?很正常!

我们用一个类比的例子:

你朋友有个苹果15,你借来玩15天,并保证15天后一定还。通过一些渠道你知道苹果手机过几天一定会大幅度降价,所以在借到手机的当天立马去卖了。

过了一周,手机果然全面降价,于是你趁着低价又买了一个新的15还给你朋友,你最终通过这一卖一买还赚了500,这个操作就是做空。

可能你还是模模糊糊,说明理解一个概念,靠一个例子不够,我们需要许许多多的例子,才能让我们一眼看到“做空”两个字,立刻就能知道什么意思,再举一个类比的例子:

村里有两个人,一个是养鸡专业户三胖子,另外一个是老赖二狗子

二狗子找三胖子借了一只鸡,说之后再还给三胖子,但是二狗子实际上一毛钱也没有。

于是,他思考一个问题:怎么样凭空把一只鸡变成二只鸡?

冥思苦想之后,二狗子发现了个机会。这时候市面上,一只鸡值一个金币,然后他把鸡卖了。

为啥敢这样做?因为二狗子掐指一算,认为鸡会降价。

不知道是走狗屎运还是会忽悠,鸡真的降价了,现在一个金币能买两只鸡。

于是他用同样的钱买到了两只鸡。

这下二狗子还了债,自己还白赚一只。

08

这和股市里的融券机制一样,你估计未来某只股票要下跌,但你手里没有这只股票,你可以向中介借这只股票,转手把它卖了,等过几天真正下跌了,你再花低价把它买回来还给中介。

当然,一旦行情和你预估的不一样或者相反,你就会亏损,万一你借的那只股票几天后非但没跌,反而大涨,价格更高,那你也不得不花高价钱买回来还给中介,这时你就亏了。

当然,如果你没有那么多钱买股票还给中介,那么你就得坐牢。

所以做空就是一种类似空手套白狼的投资手段,当预测到某种东西要跌的时候,先想办法借到这种东西并立刻将它变现,等将来这种东西真跌了,再把这东西买回来物归原主,中间的差价就是投资收益。

09

做空大师最著名的是索罗斯,做空的范围不仅是股票,还有期货、外汇、农作物等标的物,但做空者的名声不好,因为他们是利用坏消息来赚钱,国内股市是不允许也不可以做空的,从原理上看,做空的风险也非常高。

《大空头》这部电影就讲述了美国金融危机时,四个性格怪异的男人抓住机会,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捞取了利润,同时他们还试图阻止全球经济的衰退的故事。

目前A股市场是不允许做空,但是券商开展的有一项业务,叫做融资融券业务,而其中的融券就可以帮助我们做空,但是我们需要先去开通融资融券业务,开通之后,我们就可以在看空市场的时候,融资只能做多,融券才能做空。

融资融券本身的门槛不低,一般要求在开户券商有18个月的交易记录,证券资产不低于50万。融资融券费率大概8%附近,期限不超过6个月。而且只能做标的证券。

综上,做空不易。

10

理解了“做空”的基本概念,继续讲“过三关”的故事就能够顺畅的理解了。

整个故事最关键的是“预判”,而预判又是可以通过一些舆论消息、对人的性格判断进行操纵的。

叶荣添和许文彪在做这个计划时忧心忡忡的表示,这个计划虽然好像听起来很理想,但外一中间哪个环节出错,那两条鳄鱼反过来对付我们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黑化后的许文彪说:荣添,这个世界,不试就一定失败,可是如果成功的话,我们就有钱上市。那我们以后就不用让霍景良踩着。

故事之所以如此惊心动魄,就在于非常惊险!非常刺激!最后还成功了!

这有点像《三国演义》、《琅铘榜》以及《甄嬛传》,都是中国人喜欢的谋略、逆袭与反杀,但我个人认为“过三关”还是不如《甄嬛传》的“滴血验亲”刺激,因为这里太顺利了。

11

第一关:明电股价下跌,低价买入明电;明电股价推高时,高价卖出明电。(需要预判明电股价下跌与上涨)

“过三关”的计划是在长假期内进行的,在这个假期,许文彪和叶荣添的力天公司尽量发布叶孝礼生病的消息,最好是连不懂股票的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。而小报和杂志也将是传播舆论最快又奏效的方式。

所有人都会盯住长假期之后的开盘日,包括霍景良。

果然开盘日到了,霍景良在说完“每天九点钟坐车上班....”那段经典的话之后,说:

“还有一个钟头开盘了,看又多少人帮我赚钱!给我联络Benny,要他盯住明电的股价!我要动明电。”

市场的羊群绝不能小看,只因假期中明大董事长叶孝礼生病的消息,就让散户恐慌性抛售,为此明电的股价自从一开盘就一路走低,很快打破半年的新低。

霍景良说:“不用急,等主妇们都抛空了再说!”

等股价跌到了5块的时候,霍景良说:“给我进2个亿!”

霍景良狙击明电的时候,明电马上反弹,而力天则也在借他的力赚钱。

明电5元的时候,力天用3000万买了600万股,现在明电每升一毛钱(0.1元),力天就赚60万(0.1元×600万),现在6元(升了1元),他们就赚600万(1元×600万)。

3000万就赚600万,他们过了第一关的第一门槛!

当然叶孝礼虽然生病,但也不是吃素的,他不可能让霍景良控制明电,他看到明电跌落谷底又触底反弹,怀疑肯定是情敌霍景良在幕后搞鬼。

叶孝礼的策略是:

一方面,先稳住持有大量股票的股东,自己撑病接待大股东们,让他们不要在这个节骨眼出货;

另一方面,两天之后明大新楼盘的记者招待会上,指明让明电的两位公子亲自宣布注资2亿提前公布新的方案。这样,就通过刺激外界的利好消息来增加散户的持股信心。

而至于外面谣传自己生病的消息,没有真凭实据就选择不回应来应对了,只要时间一久,大家都追其他热搜,也就没有人拿来大做文章了。

这样叶孝礼的一圈防守下来,明电势头不减,一路高歌,涨到8块钱的时候,力天公司就又借力赚了一笔,总共赚了1800万(30元×600万),力天过了第一关的第二门槛!

12

第二关:提前做空霍氏,霍氏跌到一定低价,再从市场买回股票补货给人家。(需要预判霍氏股票狂跌)

与此同时,外界在知道霍氏狙击明电之后,市场高涨的情绪也带动了霍氏的股价一路飙升。

如何让霍氏股票暴跌?

就是趁霍景良骄傲的时候,给他加把火,让他更加骄傲!让他提出全面收购明电!而同时又通过断了霍景良的收购用的资金,这样霍氏就会暴跌。

这里有两个问题:

第一个问题,如何让霍景良提出全面收购明电?

这个时候,霍景良只差最后一成的股份就可以提出全面收购明电了,力天方面想推动霍景良能够提出全面收购明电就得给他一个助推,这个助推就是——把叶孝礼变成一个说谎的上市公司主席,让明电再次暴跌。

在叶孝礼带病出席了明大新楼盘的记者会上澄清了生病传言之后,稳住了市场的信心,这样霍景良很难再从市场上买到最后一成的股份,这就是缺这么至关重要的一成股份,让他无法提出全面收购。

叶荣添和文彪使出杀手锏来帮助霍景良多拿一成明电的持股量——用特殊手段从Helen那里搞到的叶孝礼的病情报告被以匿名的形式传达到各大报社。

此消息一出,明大和明电的股价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挫,损失惨重的大股东开始口诛笔伐,指责叶孝礼隐瞒病情辜负他们的信任。

叶孝礼在明大和明电腹背受敌的情况下,应对策略就是重新入股明电依旧做最大的股东,也就是要做出反击与霍景良抢货。
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保住明大,意思是拿钱出来太高股价以防有人趁虚而入收购明大。不过谁也不能保证其中出现的变数,如果到最后关头两头无法兼顾的话,也只好弃车保帅,放弃明电。

第二个问题,如何断了霍景良收购用的资金来源?

霍景良继续追击明电,在得到助攻获得最后一成股份后提出全面收购,明电的大股东们对于霍景良的收购价当然也心动了。

霍氏股份涨到了4.5元,文彪抛空了2000万股,霍景良被断了财路之后,收购失败,霍氏股份会大跌,这时力天再补货给人家,力天就过了第二关!(不懂的,看前面的做空原理)

不过如果霍氏股份不跌反升的话,而力天没有那么多现金补货给人家,叶荣添和许文彪就都要坐牢。

霍景良毕竟实力有限,如果全面收购明电,就需要一大笔资金,资金方面霍景良一般都是由他的财神爷沈威廉的支持的。

在这个节骨眼上,沈威廉收到力天的匿名举报,只好接受廉政公署的调查。沈威廉为了自保只得暂时搁置霍景良的放款计划。这样力天就好利用霍景良收购失败的利空消息来做空霍氏。

力天在过第二关的同时,过了第一关的第三门槛:明电股价已经升到10块钱,力天放出了手上所有的明电赚了一倍,3000万变6000万!

13

第三关:霍氏股价被抢高时,高价卖出霍氏股票(需要预判霍氏股票被抢高)

霍氏暴跌之后,叶孝礼的反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

叶孝礼在收到霍景良被截断财路停止收购的消息之后,咽不下这口恶气的他决定发起反击。随机他让儿子们发放霍氏的利空消息,先戳低对方几个价位,再提出全面收购。

力天同时依旧继续做空,抛空了2000万股霍氏,直到觉得跌到一个最低位的时候再入货。不出三天,霍氏跌一半,满街都是货。

叶孝礼狙击霍氏的时候,一定会拼命入货,将价钱推高,力天则会将自己手里的货全部卖给明电。

与此同时霍景良也杀红了眼,为了避免霍氏被收购,外面有多少霍氏的货都要买回来当做自己的面子。

力天在霍氏重新升到4.5元的时候,全部出货。按照两头鳄鱼在市场上抢货的程度,霍氏的股价很快就突破了4.5元。

力天在第一关赢了3000万,再过了第二关做空霍氏和第三关炒高霍氏,一共赚到了一亿九千五百万左右,这笔资金足够他们买到世纪发展的壳股了。

14

“过三关”解析就到此结束了,这里有必要提下霍景良如何收场,在这里电视剧里有一成戏剧性的股份,关于Lisa,很有意思。她被认为是《创世纪》里最具人格魅力的人:由汪明荃饰演的Lisa。

两大资本大鳄是情敌,他们都爱这个女人,Lisa因为霍景良出轨自己的闺蜜,与霍景良离婚后嫁给了叶孝礼。

霍景良在霍氏股价突破4.5元的时候,已经很难再从市场上获得最后一成的股份来占据主导地位了,更糟的是叶孝礼的持股量却在持续逼近。霍景良无计可施,只能向证券会申请停牌。

另一边叶孝礼的持股量终于可以抗衡霍氏了,可是还面临一个最关键的问题,那就是Lisa手上持有一成霍氏的股份随时可以改变整个局面。

意思就是Lisa支持哪一边,那么谁就是这场博弈的胜出者,霍景良很快找到Lisa,希望她能让出手上的一成霍氏股份。

Lisa却表示自己谁都不帮的立场,这个是明智之处在哪里?

要是她帮助自己现任丈夫叶孝礼,其实也是情理之中。可显然这并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。但要是帮助前夫霍景良的话,又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,索性她就谁都不帮。最后叶孝礼心疼Lisa,主动放弃继续狙击霍氏。

这样看来,Lisa似乎什么都没有做,却什么都做了。无为而治,既成功保住了前夫的江山,还能以此考验叶孝礼对她的真心。

最终叶孝礼履行承诺没有继续抢货,反而大量放出霍氏回暖股价。

三、自律

——彭壮20240312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